1
在上一篇文章里,谈到了核心竞争力这个话题。
如果你想要有核心竞争力,必须遵循一个首要原则:率性而为,做你喜欢且适合你的事。然后要长期修炼这项核心竞争力,并且还要可以短期迁移到其他领域。修炼核心竞争力,但是不能只想着竞争。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我们没有必要像以前科举赶考的书生一样活成工具。
你要做的这件事情应该是你喜欢的,如果能跟别人协作就更好了。最好还对这个世界有正面的影响。从此,你就有了生活的核心。找到这么一件事,做到这么一件事,你的生活就变得充实不空虚。往大里说,你就有了人生的核心。长期能找到这么一件事,长期做这么一件事,你的人生就变得圆满有意义。
但是,这并不容易。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欲念,生活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,还会出现各种各样只是看上去是机会的机会。找到人生核心很难,坚持只做对人生核心有用的事情更难。面对这种局面,我们可能需要一把刀,一把可以帮我们切断欲念、诱惑和伪机会的刀。
七百年前在英格兰有一位修士,他说了一句在后世不断被引用的话:“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,用较少的东西,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。”我们更熟悉的说法是: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奥卡姆剃刀原理。
我们有必要知道一些背景。当时正处于中世纪,神学领域盛行许多类似于“共相”、“本质”之类的争论。来自奥卡姆的威廉修士说,这些都太虚了,根本没用,我们应该谈论实际的东西,真的有利于我们讨论问题的东西。换句话来说,我们要讨论上帝,就讨论那些跟上帝直接相关的话题。那些无关紧要的,花里胡哨的,只会扰乱我们的思维,都应该像多余的毛发一样被剃掉。
找到了人生核心,如何坚持只做对人生核心有用的事情呢?我们可以拿起一把奥卡姆剃刀,遇到任何事情都问一句:这对我的人生核心是否有用。
2
大学时我很孤僻,平时只跟宿舍里的人说话。大四下学期拿到工作offer之后,大家开始闲起来了。有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一张麻将桌和一副麻将。本来就会打麻将的我,就参与进去了。一来二去,我跟同学们才开始熟络。
毕业之后,我们都在广深两个城市工作。周末常常相约打牌,友谊渐渐深厚了。除了打牌,我们还会在五一和十一正式聚会两次。七年来有五个同学结婚,除了因为疫情有一个同学没有摆酒,其他四个婚礼我都参加了。我当了三次伴郎,一次在深圳,一次在山东烟台,一次还飞去了印度尼西亚。
今年上半年,一个同学在家里买了电动麻将桌。我们就从原来三四周打一次,就变成了一周打一次,再后来是一周打好几次。一场牌局至少五六个小时,甚至更长。而且打完之后精神不济,非常影响看书。
我于是提出要休息一个月,我自己一个月不打牌。他们非常理解我,平时照常组织牌局,并没有因为我不参与而埋怨我。一个月之后跟他们说,我要金盆洗手了,从今往后再也不打牌了。因为我在那一个月里,认识到打牌实在是太耗时间了。我以前的确喜欢打牌,喜欢跟同学们打牌,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喜欢打牌了。想跟同学们聊聊天,聚一聚,其实简简单单吃顿饭就挺好的。我意识到,不打牌,并不会影响我跟他们的感情。
他们再一次理解了我。在我三十岁生日那天,他们约在我上班地点附近打牌,还买了个生日蛋糕。他们给我点了蜡烛,看着我许了愿。我又看他们打了半个小时牌,然后说我该回家睡觉了。他们说,拜拜,下次再聚。
曾经,跟同学打牌对我来说很重要,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,也带来了真正的友情。时光境迁,就这样,我把打牌这件事从生活里给切掉了。我刷抖音很容易上瘾。曾经试过一个晚上什么事都没做,一刷就是五六个小时。我打王者荣耀很容易上瘾。曾经试过一个月打了几百把,加起来应该有一百多个小时。我看网络小说很容易上瘾。曾经试过连续三天不停地看,把一部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给看完。
我其实不喜欢刷抖音,因为大部分短视频都很浅。我其实不喜欢打游戏,因为我并没有好好去练习,让自己变得很厉害。我其实不喜欢看网络小说,因为它只刺激情绪,没有带来新东西。因此,我把它们都从我的生活里给切掉了。
除了情感世界,我的人生核心就是读书和写作。无论是打牌还是手机娱乐,都不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,也都对读书和写作没好处,甚至有害。面对它们,我必须举起手里的奥卡姆剃刀。
3
戒掉一些让人上瘾的东西,大家都会觉得是好事。但是面对赚钱,面对财富自由的机会,很少人会无动于衷。
房子一直都在涨,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子。买房是个好投资,我们应该买房。炒股来钱快,虽然容易亏,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当股神的潜质。比特币在短短几年内升值了不知道多少倍,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层出不穷,总有人想要抓住一波短期的机会,以期财富自由。最近元宇宙的概念很火,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风口。
我对钱感兴趣,不然也不会在去年专门写了好几篇文章讨论如何涨薪、存钱、买基金。有了钱,我才能更好地读书和写作。但是我对钱不是那么感兴趣。即便现在中彩票中了五百万,连中十次有了五千万,财富自由了,我依然还是会读书,依然还是会写作。不会因为这些钱,我就改变了我的人生核心。也不会因为这些钱,我的人生核心目标就瞬间达成了。
房地产的书我看过三四本,有北大金融学教授写的,有房地产大佬写的。说实话,我没看太明白。股票投资的书我看过很多本,大部分都在劝普通散户定投指数基金。我照做了。区块链的书我看过好几本,初步判断它对未来世界会有很大的影响。我会一直跟踪学习。至于元宇宙,我也在订阅一些专栏,看看最新的动态。
了解这些,单纯是因为我感兴趣,而不是想要赚快钱。赚快钱不是不好,短期主义有短期主义的道理。但是我决心要为了我的人生核心做长期的努力,要做一个长期主义的人。面对这些短期主义的东西,我必须举起手里的奥卡姆剃刀。
4
以前,我是一个文艺青年,写过小说。现在,我内心里依然是一个敏感的人,有的时候还是会多愁善感。
我有多敏感呢?主动跟一个人打招呼,他如果不理我,甚至没有表现得很热情,我就会感到有一点受伤。给一个人发微信,如果他让我感觉敷衍,我就会不开心。尤其是企业微信,遇到已读不回的情况,我简直就快要崩溃了。对方为什么不理我们?对方为什么不喜欢我呢?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事情,让别人讨厌我了呢?我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就是一个不值得在意的人呢?
冷静下来一想,打招呼没理我,很可能是他压根就没看见。发微信没回,很可能是没看见,或者是刚想回却被别的事情给打断了。从概率上来说,无意的可能性要比有意大得多。如果没有其他的证据证明,我们应该相信对方是无意的。能解释为无意的,就不要解释为有意。
用聚焦错觉也可以解释。我们总是关注自己,觉得自己很重要,以至于认为别人都会注意自己。其实我们好好问问自己:你平时会经常关注别人吗?除了热恋中的男女,没有人会老是关注另外一个人的。坏消息是,没有人关注你,因为他们也都在关注自己。好消息是,他们并没有不喜欢你,你并不是一个讨人厌的人。
想太多,是我的一个缺点。我最应该做的是,工作时就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,而不是想太多关于人际关系的事情。用邓亚萍的话来说就是,“把球打到台子上”。我要把注意力多放在事情上。
敏感是好事还是坏事?我不知道。周国平说很多人问是不是不思考那些深奥的问题就不会痛苦了,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就好了。其实,不是因为思考才导致痛苦,而是因为痛苦所以才思考。很多人不痛苦,也不思考,就算让他上一百门哲学课他都不会主动思考。但是有些人,他们天生敏感,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痛苦,所以他们必须思考。
哪些问题值得思考,哪些问题不值得思考?哪些情绪是敏感造成的,哪些情绪是太过敏感造成的?我不知道。但是我会去思考,思考哪些问题值得思考,思考哪些问题不值得思考。敏感造成的情绪,我会去感受。太过敏感造成的情绪,我会尝试忽略。
敏感可以,多愁善感大可不必。面对自己的多愁善感,我必须举起手里的奥卡姆剃刀。
5
我真的买了一把刀。
几个月前,突发奇想在某宝上买了一把裁纸刀。遇到一本好书,我就会把里面感兴趣内容的书页给裁下来。留下书页,把剩下的整本书扔掉。这本书是好书,但是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我感兴趣的,都是对我有用的。这把裁纸刀就是实体化之后的奥卡姆剃刀,帮我切掉那些对我来说是多余的部分。我们要为了自己而读书,而不是为了这本书而读书。
每次拿起裁纸刀,每次把那些切剩下的书扔掉,我都像是把奥卡姆剃刀原理给演练一遍。
有人会说,你这样的生活不会很单调吗?我的生活只是看起来单调,其实丰富多彩。举一个极端的例子,我买了一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和一部《新华字典》,看书时遇到某个字某个词有点疑问,我就查一下。往往在看这个字词的解释时,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,有时甚至拍案叫绝。打开朋友圈,那些看起来丰富多彩的生活,其实很单调。因为对于我来说,那些东西都太浅了。很多种单调组合在一起,还是单调,并不能变成丰富多彩。
只有真正的人生核心,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丰富多彩。核心太多,就没有核心。为了找到核心,为了巩固核心,你需要一把锋利的奥卡姆剃刀。